这光芒的夏天 是如何被纪念

——记第15届 “半夏的纪念” 大学生影像展

期次:第478期    作者:记者/舒瑶 洪冰瑶   查看:29






这是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


  2017年6月9日晚,第15届“半夏的纪念”大学生影像展颁奖盛典在中国传媒大学中传礼堂(原1500人报告厅)上演。一部部优秀的影像作品、一首首动听的歌以及观众的热情,让礼堂内的空气都弥漫着兴奋的味道。
这是半夏十五年来的成长
许多人都在感叹这一届半夏的嘉宾阵容,撒贝宁、张碧晨、Twins等一线明星,更是请到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时尚传媒集团董事长刘江等传媒界的大咖作为颁奖嘉宾,让人难以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学生活动,更让人不得不感慨,2003年那个在电视学院后面空地临时搭起的展映棚,那个简陋的展映活动,如今已走上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
  本届半夏的主题为“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正如撒贝宁所诠释的:“讲好中国故事,要从每一个小的家庭出发,正如我们能从很多片子的细节里面感受到每一个大学生在用他们的视角解读着他们身边的故事。”本届半夏共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影片1810部,入围158部,提名27部,覆盖全球26个国家,参与的优秀影像人才近万人,国内近600所高校参与投片。晚会共8个颁奖环节,共颁发10个奖项,分别是: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性别关注特别荣誉大奖、最佳中学生作品、最佳短记录作品、最佳长记录作品、最佳剧情片、年度作品。
  本届半夏融入了许多新元素,为半夏注入了新的血液。第15届半夏联合全国34个省市地区的100所高校在2017年6月3日—8日同时展映,晚会的现场也邀请了许多百校联展的志愿者们。3月到5月期间在北京六所高校举办了六场“半夏X噗嗤脱口秀进校园”活动,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师张绍刚主持,邀请到李诞、史炎、池子等国内实力脱口秀演员进行表演。还有一个亮点在于看满七场展映即可获得一张晚会的门票,这也是半夏第一次采取这样的发票方式。“首先,今年的晚会一票难求,无论是展映还是晚会都不收任何费用,我们是一个公益活动,必须有这样一个门槛。第二,我们想把最好的座位留给真正热爱影像的人,把晚会呈现给他们,这也是我们半夏的主旨和目标。”半夏的学生负责人之一颜冰璇解释到。
  由于邀请的嘉宾多为歌手,这也是第一次采取演唱会的形式举办晚会。从现场观众热烈的反映看来,“演唱会”举办的很成功。并增设了特别环节——“致敬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播放了中国传媒大学10位应香港青联邀请的学生,同在港深造的内地学生一起拍摄的短片《大学生眼中的香港》。组委会还邀请到1997年第一批驻港部队的老兵,由张绍刚对他们进行了现场采访。
  无论形式再怎样变化,不变的还是对影像的热爱与情怀。提起大学生影像创作,评委会主席、凤凰卫视执行董事兼凤凰研究院院长王纪言说到:“希望参赛的同学们,不要把参赛作品当做作业,要按作品的要求来完成它,一定要有好的故事,要有专业的影视语言,要表达好要有个性有趣味要有青春感,不要拍得跟个小老头似的。”评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兼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已经担任了半夏15年的评委了,每一年他都是评委,提起半夏他说到:“对于我们,半夏像过节一样,感性一点来说,半夏就像是我们培养生下的大宝宝,一分钟短片是小宝宝。这俩个是我们亲生慢慢培养起来的。很多人都感受他的成长过程,很多人在见证的同时,见证宝宝的成长实际上是从小宝宝身上吸取了这种互动的东西,我们慢慢会感觉到他身上那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评委们也大多感受到,随着半夏名气与规模的逐渐增大,投来的影片质量也越来越好。“以前找到一个好的作品很难,今年有一群人拍的作品好的让你都想过去抱一抱他们,我想也是品牌的影响力。”何苏六说到。
  今年半夏的许多优秀影片都令人印象深刻。百校连展的志愿者,来自电视学院研一的李鸣在看完展映后说:“《老顽童》《向你告别的日子》有亲情让您看的时候感觉很温情,很美好。”15级媒创专业赖奇春同学更是很开心今年能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这种用影像记录的方式最吸引我,我本人有这么一种情怀吧,喜欢这样一种形式,特别喜欢纪录片,觉得这非常打动人心品质也很高。”
主持人的最后一句话已经说完,观众也陆陆续续地离场,但是却有穿着印有“这光芒的夏天是如何被纪念”T恤的一群人,肩并肩站在台上,一边鞠躬,一边高喊“感谢舞美老师,感谢灯光老师……”他们,就是第15届“半夏的纪念”的工作人员,是为了半夏忙碌了好几个月,刷了无数个夜,却只是坐在1500报过道的地上看晚会的“最可爱的人”。
  “半夏的纪念”已经是电视学院15年来的传统了,从策划到结束,都有以电视学院学生为主的大学生参与的身影。这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半夏的纪念”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36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分团委承办,全国百所高校联合承办的一场大型活动。来自14级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的颜冰璇是新闻传播学部学生会主席,也是这次半夏的学生负责人之一。这已经是她参与半夏的第三年了,从大一只需负责一个环节,到现在各个环节都要去跟进、督促。第一次做学生总负责人,她坦言:“是有点紧张的,非常害怕做不好。”在统筹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一些小问题,如晚会前一周联系的转播团队不能来了、直播前大风吹到了灯等问题,但最终这些问题在同学们的一起努力下都迎刃而解,晚会呈现的舞台效果让大家感到欣慰。“因为我们都是学生,协调自己的时间其实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熬夜去剪片,去策展去做推送。活动结束了,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大家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大家都辛苦了,有他们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颜冰璇说到。
  和颜冰璇一样,来自14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周璇也已经参与了三年半夏,她在这次活动中主要负责媒体宣传与推广。在媒体登记表上,记者看到了CCTV、新华社、北京电视台等诸多主流媒体。“跟专业的媒体团队合作他们的要求是很高的,前期邀约、资料准备、采访安排、媒体接待等都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跟新浪、爱奇艺等互联网媒体合作时,第一次做某个平面广告位的图,前前后后改了十多次,平面组的同学熬夜修改毫无怨言;院会的同学们在最后的阶段几乎“住”在了新知楼,做宣传片、平面图、宣传文案等等。”晚会正式开始前几个小时,她一面焦头烂额地安排媒体采访区,一面还担心直播信号与推流。她没有完整地在现场看过一个环节,听着杜丽莎在舞台上唱着自己最喜欢的英文歌,她在主控台旁边的小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核对新闻通稿的信息。期间接到无数个媒体采访受阻、拍摄受阻的电话,跟保安解释得口干舌燥。1500报里信号不好,急忙拉着新媒体编辑跑到外面抱着电脑开热点传现场照片。这是她对自己近期不完全工作状态的描述。她在自己的知乎账号上写文章记下了自己三年来的心路历程,她说:“半夏是影像者的筑梦仪式,更像是组织者的成长仪式。没有谁比谁更苦,没有谁比谁付出更多,每一个工种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不知道国内有多少所高校的学生活动是如此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但当它落幕,当它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媒体曝光,让更多的人看到、认识、了解、爱上,那些熬过的夜、吵过的架、经历过的心慌,全部收获了意义。”
  16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专业的王梓琪负责晚会现场出入场的控场,还有在凤凰传奇表演的舞台效果工作,他从上学期期末开始就已经参与征片工作了。虽是第一次参与其中,但他已十分肯定之后每年的半夏自己都要加入,“对于学习电视摄影方向专业的我,每年能看到这么多好的作品,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他们只是半夏所有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半夏那晚,朋友圈刷屏的工作人员不是在开心自己改了又改的讲词被主持人读了出来,就是在感慨自己是多么幸运能加入这个活动的筹办。他们都在无怨无悔地努力付出着,这是他们的电影节,这是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