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繁华都市的精神边缘

——访半夏“新锐女性导演作品” 获奖团队

期次:第497期    作者:记者/王毓卓 秦涵   查看:82




  2018年6月8日,“星主页·半夏的纪念”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晚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鼓励青年人用影像讲述新时代故事,推动青年影像人走向国际舞台。此次大赛中,我校学生张广祎、卢心雨(均来自2014级广播电视学)创作的纪录片作品《边缘年代》荣获“新锐女性导演作品”奖项。本片的主人公为农民工诗人郭福来,两名主创耗时近一年,最终用影像描摹出了他生动的形象,讲述他在“边缘年代”中的点滴故事。
从“摇摇晃晃的人间”到“皮村文学”
去年夏天,张广祎、卢心雨观看了以残疾女诗人余秀华为主角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并深受触动。“我们俩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觉得这样的选题很有意义,”卢心雨回忆道:“因为它带我们了解了我们完全不了解的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原来我们的时代还存在着这样的人。虽然他们是农民,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甚至比我们还要富足。”正值毕业作品创作选题,于是,她们的目光向社会边缘人群集中,最终确定了“北京皮村”一地,来进行拍摄对象的挑选。
  在北京朝阳区东部的皮村,有一群白天上工、晚上写作的人们,以“农民工诗人”之称,而鲜有名气。“虽然他们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都市,但是他们一直处于城市中心人口的边缘,他们做了很多建设国家社会的事情,却很少有人真正去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故卢心雨把这部纪录片命名为《边缘年代》。
  据卢心雨介绍,她们参加了皮村的文学创作会,简单采访几位农民工诗人后,大叔郭福来吸引了她们的目光。“他的生活特别饱满,而且他并不想出名,这个很重要。不然他们就会呈现出一种特别亢奋的状态——‘本来没有什么可说的,但为了出名,试图说出来很多东西。’这样的呈现效果就很不好。但郭大叔就比较朴实,不想出名,还特别喜欢写诗。”值得一提的是,起初拍摄时,她们选择了两个人。“我们当时是想一老一少,通过他俩反映整个群体,但那个年轻人没有呈现出我们想要的状态,他很浮躁,特别想成功。”于是,主创们选择放弃年轻人的部分,只将最自然朴实的郭福来呈现给了观众。
“我们断断续续拍了一年”
纪录片的拍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两位同学前前后后耗时近一年。去年七月,她们前往郭福来的乡下老家,进行第一次拍摄。此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又进行了零碎素材的补拍。
  这一年来,郭福来对她们的拍摄十分配合。“我们第一次拍摄就去了郭大叔家,很担心他家里人能不能接受我们。可能我们都是女孩,并且年龄和她女儿差不多,我们交流起来没有太多隔阂。他的妻子有眼疾,我们刚开始以为她会对生人有些抵触,但没想到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在一段本无意采访的对话中,郭伯母真情流露,和她们说了很多真心话。“受陌生人采访的人会经常说客套话,会对镜头有抵触感,但郭伯母在镜头前讲真心话了,落泪了。”郭福来夫妻的淳朴和善良深深打动了两位主创。
  在卢心雨眼中,“农民工诗人”是难得可贵的存在。“农民工”是他们白天工作时的身份,而“诗人”是他们在夜深人静时思考人生、放飞思绪的化身。两者看似相隔遥远,因此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勤奋务实又充满希望地生活,是很不容易的事。她说:“郭大叔他把写诗当作跟自己的聊天。他是通过文字来与自己对话,而非以此为生。能够有关注他的人很好,没有也罢,他很清楚自己的生活应该以打工为主,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待生活。”
“我们想用纪录片给大学一个交代”
“我前三年都是参与筹办半夏晚会,每次都站在黑黑的控制区里,只有今年是站在了领奖台上。”说到这里,卢心雨面带笑意。从筹办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换,她认为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
  这部纪录片是张广祎、卢心雨的毕业作品,但实际上,她们所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作品极少是纪录片创作。这次拍摄,对于二人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们这个专业没有过多涉及拍摄这个方面,大多同学还是选择论文、电视作品结业。可能是拍纪录片更麻烦吧,”卢心雨表示:“但我们之前是上过纪录片创作课的,我觉得作为电视学院毕业生,不拿出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毕业作品比较遗憾。”在她们看来,纪录片创作能更好体现她们在大学里的收获。
  获得“新锐女性导演作品”,于二人来讲是意外之喜。卢心雨举例道,在拍摄郭伯母流泪的一段对话时,体现了女性平静、细腻的风格。“没想到会得这个奖,因为这个奖是今年新设的。虽然我觉得没必要这样刻意区分导演的性别,但女性导演群体确实数量比较少,值得关注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