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传统文化需紧跟时代步伐

期次:第472期    作者:文/梅元成   查看:31


制图/楼凯园


  近几年,从《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如今的《朗读者》和《见字如面》,文化节目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口碑收视双丰收,尤其是《朗读者》,豆瓣评分高达9.4。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节目,让观众们在欣赏和感受愉悦的同时,也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鼓励全民学习。但是,要想让传统文化热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最重要的应该是不断地创新。无论是用什么样的传播形式,发扬传统文化都应紧跟时代步伐。
  文化节目要想长久地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应该避免跟风,要打造独特品牌。电视节目的火热常常会造成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产生各种雷同节目。几年前相亲类节目霸屏,后来又是真人秀遍地开花,各电视台都试图抢占收视率,不断制作类似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有“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后有“成语英雄”,最后造成的泛滥局面反而不利于一档好节目的产生。要想留住观众,不断扩大受众范围,就需要紧跟时代,对节目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适应现代人的接受方式。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百家讲坛》如今却渐渐失去影响力,面对网络流行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不应是与之对抗争霸,而是让自己披上流行的外衣,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
  发扬传统文化,就要和现代元素融合。这不是传统文化的妥协与屈服,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让传统文化重新有生命力,就必须有现代思维。犹记得春晚华阴老腔的一声喊,将现代摇滚与传统民间音乐完美融合,不仅不让人感到违和,反而觉得充满能量和自豪感;近几年中国电音的崛起,也是在探索着中国风元素与电子音乐元素的交融,形成了具有独特东方魅力的音乐;景德镇的老手艺,积极探索电子商务运作,开拓市场,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发展的范例。如果一切都一成不变,就只有被记录在教科书和尘封在博物馆的命运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教育也要紧跟时代不能落后。因《中国诗词大会》而爆火的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她随口吟诵《诗经·七月》,在飞花令中出口成诗,这些都离不开家庭熏陶和学校教育。现代社会理应也有李清照、卓文君这样的才女,理应也有苏轼、李白这样的才子。让年轻一代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就更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创新;要想让学生们真正热爱传统文化,教育体制和方式也正循序渐进地改革着。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在教材中增加古诗词,学校和老师应用更生动更多元化的方式教授传统文化,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文化之美而不是把它当做考试必背。
  文化节目的火热,说明在国民心中仍然有对文化的关注,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融合,与流行融合,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