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心灵救赎之路

——访半夏“品牌选择作品” 获奖团队

期次:第497期    作者:记者/王伊然 王毓卓   查看:120





  西藏的清晨,烟云笼罩,雾气氤氲。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一位转山的当地人正在赶路,这个人名叫阿青布。与其他转山的藏民不同的是,他在赶路时还会捡拾“神山”上的垃圾,保护原始的自然环境。他经过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到“请将你的垃圾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等提示牌。
  这些镜头全都来源于一部纪录片《卡瓦博格》。在前不久的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半夏的纪念”中,《卡瓦博格》以其原生态的美感和平易近人的叙事方式荣获“品牌选择作品”,成为我校为数不多的获奖作品之一。
深入西藏,感受原始与虔诚的交融
此片作者是我校即将毕业的两位同学:14级广播电视学的鞠晓甜和郝一林,由詹子琪协助拍摄。在提及该片的拍摄灵感时,主创鞠晓甜称是因为自己在大三暑假期间参加了一个“医疗援藏项目”,对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藏一直是影视剧中比较热门的话题,藏民们的转山也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但鞠晓甜却不想这样:“我觉得他们好像把转山搞的特别神秘化,特别不平易近人。其实转山就是藏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普遍的。”
  提及西藏,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澄澈如洗的天空和虔诚恭谨的信徒。无数人选择来到西藏寻求心灵的解脱,仿佛西藏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世俗纠纷,有的只是纯净、清澈和美好。鞠晓甜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感受:“面对一个很原始荒凉的环境,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走,不停地走,一边走一边思考,能想明白很多事。”
  在最原始荒凉的地方,反而能感受到人性最真最美好的东西。在西藏的补给站里只能买到过期的方便面和橙汁,但摆摊的大娘被几位转山的汉族人感动,会免费送一些水和食物;在上下坡大概四五十度的山路上,会有当地人关切地询问有没有同伴、身体是否还支撑得住。“当时觉得挺感动的。”鞠晓甜回忆。
过程艰辛,克服生理与心理的障碍
转山有转山的传统,每晚都有固定的过夜点。然而,扛着沉重的摄像机,鲜走山路的他们常常跟不上常年穿梭在山间小路中的阿青布。“当地人爬这种这么陡的山,就完全不喘气,走得特别快。”鞠晓甜回忆道。有时要拍一个藏民走远的镜头,等他真正走远后两人拍完,继续赶路,常常要走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追上他。
  地处中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西藏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很多游客在那里都会感到身体不适。创作者们在拍摄时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在刚到西藏时,一位当地人提醒他们,前不久一个驴友遭遇泥石流,被山上滚下的落石砸死。听闻此事,三人都觉得有些害怕。戏剧性的是,当天他们就遇到了泥石流。站在山脚处,旁边就是澜沧江,石头从山上滚下来,砸在地面上,又被弹到江的另一岸。几个月之后,鞠晓甜再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会感到后怕:“那种景象在你面前,亲眼目睹的时候,还是挺受震撼的。”
  由于西藏地区是我国藏族的聚居地,当地人大多说藏语。然而,一行三人都不懂藏语,在拍摄时根本听不懂被摄对象在说些什么。经过多次考虑,他们决定先拍摄,再把素材带回来请人翻译。回到北京,在一位来自民族大学的西藏女孩的帮助下,两个月后,视频的翻译工作终于完成。从今年3月份开始三人陆陆续续地剪辑,又经过了一周密集的剪辑,最终在半夏投稿日期截止前成片。
始于感动,忠于真实
在大二期间,鞠晓甜曾是校电视台新闻部的一名记者。一次,她所在的小组做流浪狗收养问题的选题,需要采访一个专门从事流浪狗救助工作的阿姨。刚一进门,鞠晓甜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40平米的房子,30多条狗,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收养的。那种画面是特别能打动人的,她坐在那儿,30多条狗都往身上扑。我想用画面视频来呈现他们。”
  从那时起,她开始对纪录片感兴趣。在大三时,受到电视学院秦瑜明老师的影响,再次被纪录片深深折服。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帧帧,在她眼里,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虽然没有情节规划和过多修饰,但它们比剧情片更有冲击力。鞠晓甜坦言:“我觉得纪录片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的真实性。就是你的所见即所得,你所看到的都是现实真实发生的,让我觉得我能拍到的很多东西,很多镜头是有意义的,是宝贵的。”
  目前,鞠晓甜和詹子琪已确定被伦敦大学学院纪录片方向录取。两人都希望能继续合作,拍出更多更好的纪录片。此次半夏获奖是一个极大的认可和鼓励,鞠晓甜说:“半夏不会辜负每一个真正热爱影象的人,我以后研究生应该还是会回来投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