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杜光玮:用影像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期次:第523期    作者:记者/陈彦池 陈桂雨   查看:125

图注: 右三为杜光玮




  洛杉矶时间10月17日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洛杉矶举行第46届“学生奥斯卡奖”颁奖典礼。由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毕业生杜光玮担任剪辑的影片《大厨》获得了叙事单元美国国内院校银奖。
“最骄傲的是把中国讲给世界听”
《大厨》是一部讨论人工智能和人类情感的短片,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一道传统的中国菜——红烧鸡。在杜光玮心里,美食是东方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既博大精深,又很接地气。其实,不只是《大厨》,她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产生于中国语境,坚持中国式的美学色彩。“最令我骄傲的不是获奖,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将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她笑着说。
  作为剪辑师,杜光玮不仅参与了《大厨》后期工作,而是从剧本萌芽起就全程参与讨论。在她眼里,剪辑和导演是两个站在全局看最终影像呈现的角色,剪辑最重要的是对导演和故事本身的尊重。
  谈到获奖感受,她谦虚地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在AFI(美国电影学院)的团队:“这份荣誉来自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杜光玮22岁远赴AFI留学时,是全班年龄最小的学生。刚到美国时,杜光玮压力很大。为了证明自己,她在第一次拍作业时就起早贪黑,拼尽全力,最终片子在全校放映时反响极佳。
  回首一路走来的奋斗经历,杜光玮坦言:“没有从小到大对电影的热爱,没有在中传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我。”
“我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从儿时起,影像对于杜光玮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吸引她运用光与影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初中毕业时她和同学约定——以后一定要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以纪念她们成长中最真挚的情感。为了早日实现约定,她高中时报名参加校电视台,自学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一步步成为校园电视台台长。
  高二时,杜光玮所在的人大附中举办了一个学生电影节,她兴致勃勃地召来了初中那帮伙伴,抓住机会为当时的约定拍了一部微电影。然而,制作过程并不顺利,她几近崩溃。在沉下心思考后,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打乱所有结构,从头再来。“虽然很难,但很有意思。”她笑道。最终这个片子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6项大奖,对她走上剪辑道路无疑是极大的激励。
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后来也一直影响着她的人生。在片子不够好时,她也会感到失落和迷茫,但她坚信只有不消极地自我责备和惩罚,把不足转化为提升自我的契机,保持创作热情,才能更好地成长。
  谈到在中传的学习,杜光玮有说不完的感激。“中传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有基本的视听语言课、故事片剪辑等课程,也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在老师的反馈中学习,在个人实践中创作,她不断提高能力,突破自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在中传四年打下的“好底子”让杜光玮在AFI读书时几乎成了班上基础最好的学生。在AFI的两年时光,杜光玮审美和品味有了很大的提升,各国电影人的奇思妙想拓宽了她的思路,使她在不同题材和风格的影片剪辑中游刃有余。
“那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
在中传读书时,杜光玮作为学生会技术部部长,为筹备各项活动付出了许多心血。“那时西配楼有一个筹备活动的办公室,她白天剪片子,夜深了就睡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杜光玮的指导老师邢北冽回忆道。大学四年里,杜光玮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在办公室里剪片子、做影展,乐在其中,一刻也闲不下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杜光玮的付出最终得到了诸多肯定。她的导演处女作《昔夏》曾入围美国CINE-QUEST电影节;剪辑作品曾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短片电影节、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节并获奖,剪辑的网络电影《再见18班》获得全网超过2300万点击量,在中国高校影视协会“学院奖”评选中获得年度最佳网络电影奖;剪辑的电影《少年与海》近日在釜山国际电影节顺利完成世界首映,并入选平遥国际电影节、海南国际电影节等。
  杜光玮认为在大学四年里首先要扩大观影量;其次,要兼顾剪辑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最后,合作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她看来,一个好的剪辑师要让自己藏到影片后面,像“助燃剂”一样使影片本身的火花绽放得更灿烂。中国传媒大学为杜光玮的剪辑梦插上翅膀,助她飞往更广阔的世界。杜光玮也对母校的未来满怀期待:“中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学校,有很多新生代电影人正在崛起,未来一定会打出一片江山。”